
普通心理學知識要點與考核要求
一、緒論
(一)知識要點
心理學的研究對象、心理的實質、心理學的任務、心理學的研究原則、心理學的研究方法、科學心理學的誕生、心理學發展過程中的主要派別。
(二)考核要求
1.掌握心理學的研究對象、心理學的研究原則、心理學的研究方法、科學心理學的誕生。
2.理解心理的實質、心理學的任務。
3.了解心理學發展過程中的主要派別。
二、心理活動的神經生理基礎
(一)知識要點
神經元的構造及其分類、神經興奮的傳導、突觸及突觸傳遞、神經回路、周圍神經系統、中樞神經系統、大腦的結構和機能、反射和反射弧、條件反射和無條件反射、高級神經活動基本過程、第一信號系統和第二信號系統。
(二)考核要求
1.掌握神經元的構造及其分類、反射和反射弧、條件反射和無條件反射、第一信號系統和第二信號系統。
2.理解突觸及突觸傳遞、神經回路、周圍神經系統、中樞神經系統。
3.了解神經興奮的傳導、大腦的結構和機能、高級神經活動基本過程。
三、心理的發生與發展
(一)知識要點
心理發生的階段、動物心理發展的階段、意識與意識的內容、意識產生的原因、意識特征。
(二)考核要求
1.了解心理發生的階段。
2.了解動物心理發展的階段。
3.掌握意識的概念、人類意識與動物心理的本質區別。
4.掌握意識的功能。
四、注意
(一)知識要點
注意的概念、注意的功能、注意的外部表現、無意注意、有意注意、有意后注意、注意的特征、注意的認知理論。
(二)考核要求
1.掌握注意的概念、注意的功能、無意注意、有意注意、有意后注意。
2.理解注意的外部表現、注意的特征。
3.了解注意的認知理論。
五、感覺
(一)知識要點
感覺的概念、感覺的意義、感受性、感覺閾限、心理物理定律、感覺閾限的測量方
法、視覺現象、聽覺現象、聽覺理論、內部感覺、不同感覺的相互作用。
(二)考核要求
1.掌握感覺的概念、感受性、感覺閾限、絕對感受性、絕對感覺閾限、差別感受性、差別感覺閾限、不同感覺的相互作用。
2.理解心理物理定律、韋伯定律、視覺現象、聽覺現象、聽覺理論、內部感覺。
3.了解感覺的意義、感覺閾限的測量方法。
六、知覺
(一)知識要點
知覺的概念、感覺和知覺的區別和聯系、知覺的基本特征、空間知覺、時間知覺、運動知覺、錯覺。
(二)考核要求
1.掌握知覺的概念、知覺的基本特征、空間知覺。
2.理解感覺和知覺的區別和聯系、時間知覺、運動知覺。
3.了解錯覺。
七、記憶
(一)知識要點
記憶的概念、記憶的種類、記憶過程、記憶系統、記憶的組織、記憶術。
(二)考核要求
1.掌握記憶的概念、記憶的種類。
2.理解記憶過程、記憶系統。
3.了解記憶的組織、記憶術。
八、表象和想象
(一)知識要點
表象的概念、表象的特征、表象的種類、表象的作用、想象的概念、想象的種類、想象的意義、再造想象的概念、再造想象的條件、創造想象的概念、創造想象的條件、幻想。
(二)考核要求
1.掌握表象的概念、表象的特征、想象的概念、再造想象的概念、再造想象的條件、創造想象的概念、創造想象的條件。
2.理解表象的種類、想象的種類。
3.了解表象的作用、想象的意義、幻想。
九、思維
(一)知識要點
思維的概念、思維的種類、思維和語言的關系、概念的定義、概念的種類、概念的功能、概念的形成、問題解決的定義、問題解決的過程、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、創造性思維的概念、創造性思維的特點、創造性思維的過程、創造性思維的培養。
(二)考核要求
1.掌握思維的概念、思維的種類、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、創造性思維的概念、創造性思維的特點、創造性思維的培養。
2.理解思維和語言的關系、問題解決的定義、創造性思維的過程。
3.了解概念的定義、概念的種類、概念的功能、概念的形成、問題解決的過程。
十、言語
(一)知識要點
言語概念、語言概念、言語與語言關系、言語功能、言語活動特點、言語種類、言語中樞機制、大腦兩半球功能的不對稱性與言語活動、言語的感知與理解、動物言語、兒童言語發展。
(二)考核要求
1.掌握語言概念、言語的功能、言語活動特點、言語種類。
2.了解言語活動的生理機制。
3.了解言語的感知和理解。
4.掌握兒童言語發展的階段性、言語發展理論。
十一、情緒和情感
(一)知識要點
情緒、情感的概念,情緒、情感的兩極性,情緒、情感的作用,情緒和情感的區別與聯系,情緒和情感的分類、表情動作、心境、激情、應激、道德感、理智感、美感、情緒理論。
(二)考核要求
1.掌握情緒、情感的概念、情緒、情感的兩極性、情緒、情感的作用、情緒和情感的區別與聯系。
2.理解情緒和情感的分類、心境、激情、應激、道德感、理智感、美感、情緒理論。
3.了解表情動作。
十二、意志
(一)知識要點
意志的概念、意志行動表現、意志與認識、情緒和個性的關系、意志行動的基本特
征、意志對行動的調節作用、意志行動的基本階段、意志的品質、意志品質的培養。
(二)考核要求
1.掌握意志的概念、意志行動表現、意志行動的基本特征、意志行動的基本階段。
2.理解意志的品質、意志品質的培養。
3.了解意志與認識、情緒和個性的關系、意志對行動的調節作用。
十三、技能
(一)知識要點
技能的概念、技能與知識的關系、動作技能的概念、動作技能的種類、動作技能的構成成分、動作技能形成的階段和特點、影響動作技能形成的因素、認知技能的概念、認知技能的種類、認知技能與動作技能的關系、認知技能形成的階段、影響認知技能形成的因素。
(二)考核要求
1.掌握技能的概念、技能與知識的關系、動作技能的概念、動作技能的種類、認知技能的概念、認知技能的種類、認知技能與動作技能的關系。
2.理解動作技能形成的階段和特點、影響動作技能形成的因素、認知技能形成的階
段、影響認知技能形成的因素。
3.了解動作技能的構成成分。
十四、個性和個性傾向性
(一)知識要點
個性的概念、個性的心理結構、個性的基本特征、需要的概念、需要的作用、需要的分類、需要的理論、動機的概念、動機的作用、動機的分類、動機理論、興趣的概念、興趣的作用、興趣的分類、興趣的品質。
(二)考核要求
1.掌握個性的概念、個性的心理結構、個性的基本特征、需要的概念、需要的分類、動機的概念、動機的分類、興趣的概念、興趣的分類、興趣的品質、理想的概念和分類、信念概念、世界觀的成分。
2.理解需要的理論、動機理論。
3.了解需要的作用、動機的作用、興趣的作用。
4.了解理想、信念、世界觀的概念、意義、分類。
十五、氣質
(一)知識要點
氣質的概念、氣質學說、氣質的生理基礎、氣質類型、氣質在實踐活動中的作用、氣質測量。
(二)考核要求
1.掌握氣質的概念、氣質類型、氣質的生理基礎。
2.理解氣質學說、氣質在實踐活動中的作用。
3.了解氣質測量。
十六、性格
(一)知識要點
性格的概念、性格和氣質的關系、性格特征、性格結構的動力特性、性格的類型理
論、性格的特質理論、性格的形成和發展、性格的測量。
(二)考核要求
1.掌握性格的概念、性格和氣質的關系、性格特征、性格結構的動力特性、性格的形成和發展。
2.理解性格的類型理論、性格的特質理論。
3.了解性格的測量。
十七、能力
(一)知識要點
能力的概念、能力和知識的關系、能力的種類、智力的概念、我國學者的智力結構理論、國外學者的智力結構理論、能力發展的趨勢、影響能力發展的因素、能力的個別差異、能力的測量。
(二)考核要求
1.掌握能力的概念、能力和知識的關系、能力的種類、影響能力發展的因素、能力的個別差異。
2.理解智力的概念、我國學者的智力結構理論、國外學者的智力結構理論、能力發展的趨勢。
3.了解能力的測量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