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省普通高等學校專升本考試普通話語音模擬試卷
(考試時間:30 分鐘)(總分:30 分)
說明:請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作答,在其它位置上作答的無效。
一、名詞解釋(本大題共 2 小題,每小題 3 分,共 6 分。請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作答。)
1.普通話
2.聲調
二、分析簡答題(本大題共 2 小題,第 1 小題 5 分,第 2 小題 8 分,共 13 分。請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作答。)
1.受方言影響,有的人把“湖南”說成“funan”,也有的人把“福建”說成“hujian”。說說錯在哪里?如何糾正。(5 分)
2.有人說話時“飛”“分”區分不明,“歡迎”說得像“歡銀”,問題在哪?如何糾正?(8 分)
三、應用題(本大題共 1 題,共 11 分。請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作答。)
閱讀下列文章片段,完成下面題目。
一大群猴子分別拿起分到的西瓜皮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,只有小毛猴在一旁吃瓤。吃著吃著,一個小猴子覺得味不好,就捅了捅旁邊的猴子說:“哎,我說,這東西怎么不是滋味啊!”
“咳——老弟,那是你吃不慣,我常吃西瓜,這西瓜嘛,就這味…… ”
1.用()括出第二自然段中所有的輕聲詞。(3 分)
吃著吃著,一個小猴子覺得不是味兒,就捅了捅旁邊的猴子說:“哎,我說,這東西怎
么不是滋味啊!”
2.用拼音調號標出文中所有“一”和“不”變調后的聲調。(3 分)
一大群猴子分別拿起分到的西瓜皮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,只有小毛猴在一旁吃瓤。吃著吃著,一個小猴子覺得不是味兒,就捅了捅旁邊的猴子說:“哎,我說,這東西怎么不是滋味啊!”
“咳——老弟,那是你吃不慣,我常吃西瓜,這西瓜嘛,就這味…… ”
3.指出文中可以兒化的詞語。(3 分)
4.指出“這東西怎么不是滋味啊!”句尾的“啊”變讀后的讀音。(2 分)
一、名詞解釋(共 2 小題,每小題 3 分,滿分 6 分)
1.普通話: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,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,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。
2.聲調:漢語音節發音時,有區別意義作用的音高變化。
二、分析簡答題(共 2 小題,滿分 13 分)
1. 受方言影響,有的人把“湖南”說成“funan”,也有的人把“福建”說成“hujian”。說說錯在哪里?如何糾正。(5 分)
答:錯在聲母 f 和 h 發音的混淆。“湖”聲母為 h,“福”聲母為 f。兩者的發音方法相同,都是清音、擦音。但發音部位有區別:f 是齒唇音,上門齒和下唇成阻;h 是舌根音,舌面后部(或舌根)與軟腭成阻。另外,要記住哪些字是 f 聲母字,哪些字是 h 聲母字。
2.有人說話時“飛”“分”區分不明,“歡迎”說得像“歡銀”,問題在哪?如何糾正?(8 分)
答:“飛”“分”區分不明,主要是發音時韻母的韻尾歸音不夠準。“飛”的韻尾是 i,“分”的韻尾是 n,如果 n 歸音沒到位,鼻音色彩沒發出來,聽起來就會像 i。所以,把 n 韻尾歸音到位,是區分兩者的關鍵,就是“分”發音到最后,舌尖要點在在上齒齦處。
“歡迎”說成“歡銀”也是韻尾歸音不當。“迎”的韻尾是后鼻音 ng,舌根和軟腭成阻。如果發音位置靠前了,發得近似于前鼻音 n,就成“銀”了。要區分開前后鼻音的發音位置,才能把音發準確。
三、應用題(共 1 題,滿分 11 分)
1.用()括出第二自然段中所有的輕聲詞。(3 分)
吃(著)吃(著),一(個)小(猴子)(覺得)味不好,就捅(了)捅旁邊(的)(猴子)說:“哎,我說,這(東西)(怎么)不是(滋味)啊!”
2.用拼音調號標出文中所有“一”和“不”變調后的聲調。(3 分)
一( ')大群猴子分別拿起分到的西瓜皮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,只有小毛猴在一(` )旁吃瓤。
吃著吃著,一(' )個小猴子覺得不(`)好吃,就捅了捅旁邊的猴子說:“哎,我說,這東西怎么不(' )是滋味啊!”
“咳——老弟,那是你吃不(' )慣,我常吃西瓜,這西瓜嘛,就這味…… ”
3.指出文中可以兒化的詞語。(3 分)
答:小毛猴兒,瓤兒,滋味兒,味兒
4.指出“這東西怎么不是滋味啊!”句尾的“啊”變讀后的讀音。(2 分)
答:啊讀作“ra”。